低温对不同基因型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苗永美 [1 ,2 ]
宁宇 [2 ]
魏庆镇 [2 ]
陈劲枫 [2 ]
机构
[1] 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瓜; 基因型; 低温胁迫; 抗氧化酶; PS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2.2 [黄瓜];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人工低温条件下比较了EC1、北京截头和SWCC12 3种黄瓜苗期在形态、生理及PSⅡ对低温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均使3种黄瓜产生冷害,EC1植株脱水最轻,SWCC12冷害最严重;3种黄瓜的电渗率和丙二醛(MDA)因低温处理而增加,变化最小的是EC1,最大的是SWCC12;低温处理提高了3种黄瓜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尤其是EC1和北京截头的SOD活性反应更为高效和快速,EC1中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始终高于处理前的,而北京截头中分别先降低后升高及变化不明显,SWCC12中主要变化趋势为增加,EC1体内的过氧化氢酶(CAT)在低温处理2 d时活性最高,之后下降至原来水平,北京截头和SWCC12中变化不大;3种黄瓜体内可溶性蛋白在胁迫处理时都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EC1和北京截头中的可溶性糖也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现象,但都显著高于处理前,而SWCC12中可溶性糖呈显著下降趋势;3个基因型黄瓜内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胁迫时间先增加后降低,EC1中维持高含量时间长,下降幅度最小,SWCC12下降幅度最大;低温均影响了3份黄瓜的PSⅡ、Fv/Fm、Yield和ETR,下降幅度最大的是SWCC12、最小的是北京截头。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两种常绿阔叶植物越冬光系统功能转变的特异性 [J].
钟传飞 ;
张运涛 ;
武晓颖 ;
王桂霞 ;
董静 ;
王丽娜 ;
常琳琳 ;
高荣孚 .
生态学报, 2012, 32 (23) :7483-7491
[2]   低温胁迫下籽用西瓜幼苗生理变化与耐冷性的研究 [J].
杨燕 ;
王萍 ;
赵清岩 ;
张岩 .
华北农学报, 2012, (03) :156-160
[3]  
低温光抑制恢复过程中黄瓜叶片PSⅡ活性及其电子传递对PSⅠ的影响.[J].张子山;杨程;高辉远;王未未;孙学娟;孟祥龙;孟庆伟;.应用生态学报.2012, 04
[4]   低温胁迫下美洲黑杨与大青杨杂种无性系若干生理指标变化研究 [J].
江锡兵 ;
宋跃朋 ;
马开峰 ;
郭斌 ;
安新民 ;
张志毅 ;
史志伟 ;
徐兰丽 ;
张有慧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4 (01) :58-63
[5]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J].
徐心诚 .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41 (01) :113-116
[6]  
高、低温胁迫对牡丹叶片PSⅡ功能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刘春英;陈大印;盖树鹏;张玉喜;郑国生;.应用生态学报.2012, 01
[7]   东北中部地区水稻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下生理变化及耐冷性比较 [J].
宋广树 ;
孙忠富 ;
孙蕾 ;
杜克明 ;
王夏 .
生态学报, 2011, 31 (13) :3788-3795
[8]   黄瓜苗期低温弱光下耐低温性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 [J].
闫世江 ;
司龙亭 ;
张建军 ;
张继宁 ;
刘洁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 (02) :281-285
[9]   低温胁迫对冬小麦恢复生长后植株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J].
陈禹兴 ;
付连双 ;
王晓楠 ;
李卓夫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41 (10) :10-16
[10]   温室栽培黄瓜低温伤害表现及预防措施 [J].
李加旺 ;
李愚鹤 ;
苗伟利 .
天津农业科学, 2010, 16 (03)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