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被引:9
作者
张宏
权恒
张炯飞
金成洙
机构
[1]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东北大学资土学院 沈阳
[3] 沈阳
[4] 沈阳
关键词
中生代火山岩; 动力学环境; 大兴安岭; 额尔古纳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额尔古纳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新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构造等方面的分析, 表明该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主要指塔木兰沟组(J3t)火山岩、上库力组(K1s)火山岩是形成在的明 显的挤压环境中;再结合区域构造、区域岩浆作用、古地磁特征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笔者得出以 下认识;1、该区中生代火山岩岩浆来源较深(幔源);岩浆是挤压背景下,“减压-剪切”作用的产 物,而不是裂谷环境中的产物,从而使得岩浆在演化过程中混入了大量的壳源物质;2、中生代火 山活动大致分两个亚族回,其中塔木兰沟组(J3t)火山岩和上库力组(K1S)火山岩是同一岩浆亚 族回的产物,并构成一个完整的亚族回。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燕山—阴山地区晚侏罗世强烈推覆—隆升事件及沉积响应
    和政军
    李锦轶
    牛宝贵
    任纪舜
    [J]. 地质论评, 1998, (04) : 407 - 418
  • [2]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陆内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
    毛建仁
    陶奎元
    杨祝良
    朱云鹤
    薛怀民
    [J].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7, (02) : 95 - 104
  • [3] 郯──庐断裂系的两期左行平移及其中生代时期演化史
    张宏
    [J]. 辽宁地质, 1994, (Z1) : 131 - 143
  • [4] 福建长乐-东山构造带的变形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高俊
    张建新
    王荃
    [J]. 地质论评, 1993, (01) : 57 - 63+94
  • [5] 下扬子坳陷带印支—燕山期的层滑构造研究
    刘少峰
    徐成彦
    [J]. 地球科学, 1992, (05) : 555 - 559
  • [6] 论郯庐断裂带(嘉山—庐江段)A型推覆作用
    王永江
    成士兴
    [J]. 中国区域地质, 1992, (03) : 241 - 247
  • [7] 黑龙江东部侏罗—白垩系界线附近地层研究新进展
    孙革
    郑少林
    孙学坤
    何承全
    朴太元
    尚玉珂
    张川波
    虞子冶
    赵衍华
    [J]. 地层学杂志, 1992, (01) : 49 - 54+83
  • [8] 乌苏里地区构造新探索
    邵济安
    王成源
    唐克东
    [J]. 地质论评, 1992, (01) : 33 - 39
  • [9] Note to the contribution by V. GOTTINI on the ?Serial character of the volcanic rocks of pantelleria?.[J].A. Rittmann.Bulletin Volcanologique.1969, 3
  • [10]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赵一鸣等著;.地震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