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代财政体系的近代转型

被引:13
作者
倪玉平
机构
[1] 清华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清代; 咸同; 财政; 近代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9 [财政史]; K249 [清前期(1616~1840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602 ;
摘要
清前期的财政收入包括田赋、盐课、关税、杂赋、捐纳和报效等,支出则分为皇室经费、俸禄、兵饷、驿站、科场学校、河工塘工经费等。道光时期,地丁银始终是最重要而稳定的财政收入,其他各项收入有一定的波动,但意义有限;支出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从总体上说,财政收支尚未走到崩溃的边缘。咸同时期,清廷内外交困,军务倥偬,战火持续,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财政制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奏销制度而言,咸丰以前的钱粮奏销、京饷协饷基本失效,户部无法有效地掌握全国财政大权;就税收征收与分配主体而言,以厘金为代表的地方财政兴起,中央财政基本不能染指这一重要税收,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并立成型;就租税结构而言,财政收入的主体由农业税转变为以厘金和海关为主体的工商税;就指导思想而言,清廷在事实上抛弃了"量入为出"的理念而步入"量出为入"的阶段。可以说,咸同时期财政体系的近代转型,基本是内生性的,既受时局的重大影响,也是道光以来财政实践的自然结果,西方的影响反在其次。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  
光绪《大清会典》...中华书局.1990,
[3]  
清代户部银库收支和库存统计.[M].史志宏; 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4]  
晚清财政支出政策研究.[M].申学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  
蕉廊脞录.[M].(清)吴庆坻撰;张文其;刘德麟点校;.中华书局.1990,
[6]  
清代盐政与盐税.[M].陈锋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7]  
圣武记.[M].(清)魏源 撰;韩锡 铎;孙文良 点校.中华书局.1984,
[8]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M].彭泽益 著.人民出版社.1983,
[9]  
道咸宦海见闻录.[M].(清)张集馨撰;.中华书局.1981,
[10]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梁方仲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