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的历史回顾与治理启示

被引:4
作者
熊新发 [1 ]
曹大友 [2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劳动关系转型; 集体化; 体制内; 体制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6 [劳动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对集体化转型历史变迁过程的回顾和分析,发现这种转型受到"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压力的共同影响,其中体制外集体化压力是推动劳动关系向市场化的集体化方向转型的真正动力。本文认为未来在治理思路上应当正确认识劳资冲突本质特征和阶段性特征、深刻理解个别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和集体调整的重要性、高度重视集体劳动关系调整制度设计的系统性、主动适应体制外集体化压力的长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J].
常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6) :91-108+206
[2]   创制公民权:劳工NGO的混合策略 [J].
黄岩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4) :100-106
[3]   中国的公共冲突及其解决:现状、问题与方向 [J].
李亚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2) :16-21
[4]  
劳工NGO:在夹缝中生存[J]. 谭立独.工友. 2012(01)
[5]   当前劳资冲突的特点与政府管理 [J].
韦长伟 ;
徐祖迎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3 (02) :14-18
[6]   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 [J].
熊新发 .
云南社会科学, 2010, (05) :116-121
[7]   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 [J].
蔡禾 .
开放时代, 2010, (09) :37-45
[8]   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 [J].
吴漾 .
东岳论丛, 2009, 30 (08) :57-59
[10]   三资企业工人怠工罢工的特点和对策 [J].
林振恭 ;
陈育琳 .
中国劳动科学, 1993, (05)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