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城市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被引:3
作者
高慧
王李林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因子分析; 比较研究;
D O I
10.14018/j.cnki.cn13-1085/n.2005.02.003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本文构建了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状况指标体系,并依据1990、1995和2000年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55个主要城市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动态分析。首先对所选的经济指标做因子分析得出三个意义较为明确的公共因子,再用这三个公共因子对所选出的55个主要城市得分排序,得到中国主要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排名;发现我国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局面,而且近年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总体上特区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最好,其次是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发展最差的是既无行政级别又无地理优势的一般的大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与政策的偏向性正相关,与地理位置的优劣程度正相关,但是与人口规模几乎不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 / 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 [J].
李江帆 ;
黄少军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 (02) :29-34
[2]   我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估 [J].
吴玉鸣 .
中国软科学, 2000, (10) :53-57
[3]   我国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 [J].
张道宏 ;
胡海青 ;
方志耕 .
当代经济科学, 1998, (01) :3-5
[4]   1995—2010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产业政策 [J].
江小娟 .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1995, (03) :12-15
[5]   第三的产业性质、评估依据和衡量指标 [J].
李江帆 .
南方经济, 1994, (10) :25-30
[6]   第三产业发展规律探析 [J].
李江帆 .
生产力研究, 1994, (02)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