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黟县次生灌草丛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金小华
宋永昌
左文江
机构
[1] 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3] 安徽黟县农业区划办公室
关键词
亚热带; 次生灌丛; 灌草丛;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地处中亚热带的安徽黟县次生灌丛和灌草丛以及常绿阔叶幼林共9个样地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黟县常绿阔叶幼林、次生灌丛和灌草丛的地上部分为81.74、16.83和5.28t/ha。所调查的5个群落类型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可回归成线性方程Y=3.88+0.14X,净生产力随生物量的增加而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28 / 3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安徽黟县次生灌丛和灌草丛生产力的研究 [J].
金小华 ;
刘宏纲 ;
宋永昌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0, (03) :267-274
[2]   安徽黟县次生灌丛的聚类和排序 [J].
金小华 .
同济大学学报, 1990, (01) :85-94
[4]   栓皮栎林的生物量 [J].
鲍显诚 ;
陈灵芝 ;
陈清朗 ;
任继凯 ;
胡肄慧 ;
李扬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4, (04) :313-320
[5]   江西荒山灌木草丛的群落学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J].
叶居新 .
生态学报, 1982, (04) :319-326
[6]   湖南省会同县两个森林群落的生物生产力 [J].
冯宗炜 ;
陈楚莹 ;
张家武 ;
王开平 ;
赵吉录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82, (04) :257-267
[7]   论广东亚热带草坡的利用和改造 [J].
徐祥浩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2) :142-146
[8]   英国Hampsfell蕨菜草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量的研究 [J].
陈灵芝 ;
D.K.林德莱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2) :105-119
[9]  
陆地植物群落的生产量测定法[M]. 科学出版社[日]木村允 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