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配电网适应性评价方法

被引:16
作者
李文汗 [1 ]
赵冬梅 [1 ]
王心 [1 ]
于辉 [2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设备适应性; 评价体系; 评估方法; 改造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系统分析分布式电源(DG)多点、高渗透并网给配电网设备带来的影响,量化评估配电网现有设备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本文基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影响建立了针对配电网设备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3个方面的设备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参照现行国标规定及专家经验给出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评分曲线,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为指标赋权,计算得到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配电网设备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对我国某地区实际配电网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了DG接入前后、DG集中接入以及DG分散接入3种情况下配电网设备的适应情况,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配电网设备适应性改造实施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能够直接量化评估配电网设备对分布式电源的整体适应能力;同时,各分指标评分可准确定位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设备运行薄弱环节,从而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和优化运行提供有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能效影响因子分析研究 [J].
饶尧 ;
邱泽晶 ;
彭旭东 .
节能技术, 2014, 32 (01) :51-54
[2]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综合评价 [J].
柳睿 ;
杨镜非 ;
程浩忠 ;
顾洁 ;
陈彬 ;
张功林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3, 25 (01) :34-39
[3]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J].
邹必昌 ;
李涛 ;
唐涛波 .
陕西电力, 2011, 39 (05) :9-13
[4]   含分布式电源的地区电网动态概率潮流计算 [J].
余昆 ;
曹一家 ;
陈星莺 ;
郭创新 ;
郑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01) :20-25
[5]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重合闸的影响及对策 [J].
尹雯 ;
陈忠 ;
方璟 ;
周云海 .
陕西电力, 2010, 38 (09) :34-37
[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输电网规划方案综合决策 [J].
聂宏展 ;
聂耸 ;
乔怡 ;
吕盼 .
电网技术, 2010, 34 (06) :134-138
[7]   含分布式电源的20 kV新型配电网规划 [J].
张俊潇 .
陕西电力, 2010, 38 (05) :57-60
[8]   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 [J].
高研 ;
毕锐 ;
杨为 ;
丁银 .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 25 (04) :20-23
[9]   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现状及发展 [J].
赵春江 ;
杨金焕 ;
陈中华 ;
邹乾林 .
节能技术, 2007, (05) :461-465
[10]   风能利用的现状及展望 [J].
张国伟 ;
龚光彩 ;
吴治 .
节能技术, 2007, (01) :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