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洼学说编图的指导思想

被引:14
作者
陈国达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关键词
地壳演化史; 构造层、区; 地幔蠕动; 幔-壳成矿学; 编图; 地洼学说(活化区理论);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89.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总结了国内、外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实践的经验,强调了以“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史为主线,时空兼顾,四维思维,现象与本质并映,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为总因”。作为主导思想。详细阐述了构造层、构造区两大要素的确切含义。指出构造层必须具有大地构造的属性,而不仅是构造旋回的时间意义;构造区的划分是以历史发展为纲并应以现阶段的大地构造体制性质为标准。进一步提出,作为地壳递进发展总因的地幔蠕动,其基本变化分为活跃和平静时期,其根本原因在于地幔物质的温差而引起的垂向蠕动强弱变化及由此引起的侧向蠕动强弱变化。由于这些变化的控制,地壳构造发展既在时间上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又在立体空间上发生形态、大小和位置的变化。最后论述了幔-壳成矿学及其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地构造学的哲学問题 [J].
陈国达 .
科学通报, 1963, (02) :1-17
[2]   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论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9, (03) :279-292
[3]   划分大地構造区的一項新标准——結構 [J].
陈国达 .
科学通报, 1959, (07) :240-241
[4]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6, (03) :239-271
[5]  
中国大地构造概要[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广州地震大队 主编,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