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条件下红壤中铝的活化及环境意义

被引:16
作者
朱茂旭
蒋新
季国亮
余贵芬
和文祥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 铝化学; 土壤酸化; 浸提;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2.04.008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动态反复浸提模拟实验研究了4种红壤中固相铝的活化过程。结果表明,红壤酸化程度与土壤表面交换性铝呈正相关关系。当高强度外源H+输入土壤后,有机铝和无机铝均可活化。浸提初期以弱键合的有机铝活化为主,当浸提到一定程度时,弱键合有机铝亏损,无机铝活化的相对重要性显示出来。20次浸提后,宁海红壤、嵊县红壤及永春红壤的铝总活化量中无机铝占主要部分。当土壤酸化到一定程度时(如屯溪红壤),有机铝和无机铝均亏损,铝的活化量很低。酸性条件下弱键合有机铝的快速活化产生高浓度的可溶性铝以及随后的快速亏损都将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可变电荷及恒电荷土壤与H反应的动态监测 [J].
朱茂旭 ;
蒋新 ;
和文祥 ;
季国亮 .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04) :30-34
[2]   土壤酸化及天然土壤溶液中铝的形态 [J].
翁建华 ;
黄连芬 ;
刘晓茹 ;
佐藤一男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6) :501-505
[3]   模拟酸雨对南方土壤硅铝释放的影响 [J].
董汉英 ;
仇荣亮 ;
吕越娜 .
环境科学, 2000, (01)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