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大孔道形成机理及DLS测井曲线识别方法

被引:15
作者
洪金秀 [1 ]
胥伟 [2 ]
涂国萍 [3 ]
机构
[1] 大庆油田高级人才培训中心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
关键词
河流—三角洲沉积; 储层; 大孔道; 机理; 识别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1 []; P618.130.21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曲线资料为依据,研究了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大孔道的形成机理和DLS测井曲线识别定量计算方法,为控制低效或无效注水的循环场,指导油田开发探索出一种新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3+122 +1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喇嘛甸油田注采无效循环治理的做法及效果 [J].
黄伏生 ;
陈维佳 ;
方亮 ;
黄修平 ;
陶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1) :70-72+108
[2]   大孔道模糊识别与定量计算方法 [J].
刘月田 ;
孙保利 ;
于永生 .
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5) :54-59+95
[3]   大孔道试井理论解释模型 [J].
史有刚 ;
曾庆辉 ;
周晓俊 .
石油钻采工艺, 2003, (03) :48-50+84
[4]   孤东油田大孔道封堵技术与应用 [J].
黄春 ;
张春光 .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3, (03) :46-46
[5]   高渗透大孔道地层封堵技术研究 [J].
罗跃 ;
王正良 ;
南国立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9, (05) :39-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