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水平与ER、PR的表达在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中的意义

被引:18
作者
王苹
陈怡君
吴黎雅
魏霖
李秀兰
机构
[1]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
[2]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乳腺科
[3]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4]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福州
[5] 福州
关键词
纤维囊性病,乳腺; 辨证分型; 性激素类; 受体,雌激素; 受体,孕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1.44 [乳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9 ;
摘要
目的研究性激素水平、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表达在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肝郁气滞型组、痰瘀互结型组和冲任失调型组,采用酶免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血清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素(PRL)水平及乳腺组织ER、PR的表达。结果乳腺增生各证型组与正常组E2、PRL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各证型中,肝郁气滞型组PRL高于冲任失调型组(P<0.01);冲任失调型组P值与肝郁气滞型组和痰瘀互结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余各项性激素指标在乳腺增生病各证型中虽有所差异,但均无统计学意义。乳腺增生组织中ER、PR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各证型中冲任失调型组高于肝郁气滞型和痰瘀互结型组(P<0.05)。结论血清性激素水平失调以及ER、PR高表达致使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可能是乳腺组织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各证型中性激素水平、ER、PR表达的差异性可作为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乳腺疾病雌、孕激素受体检测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李西融 .
华夏医学, 2001, (02) :241-243
[2]   调摄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研究 [J].
刘胜 ;
陆德铭 ;
唐汉钧 .
辽宁中医杂志, 2000, (10) :444-445
[3]   从肝肾论治乳腺增生病 [J].
孙贻安 ;
杨利秋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3) :195-196
[4]  
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林毅, 2003
[5]  
诊断免疫组织化学[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纪小龙, 1997
[6]  
内分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杨钢主编, 1996
[7]  
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病内分泌激素变化的探讨 .2 陈承祺.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