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县铁围寨马尾松人工造林生态恢复中的群落特征附视频

被引:2
作者
陈晓燕
何丙辉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人工造林; 生态恢复; 物种多样性; 马尾松; 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48.08 [];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从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角度对重庆市璧山县铁围寨马尾松人工造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造林并未形成马尾松纯林 ,而是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构成的多种类型针阔混交林 ;种类繁多的乡土物种使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Shannon Wiener指数范围为 2 .30 5~ 3.14 5 ,生态优势度为 0 .0 6 3~ 0 .15 1,均匀度为0 .6 0 0~ 0 .74 9;建群种马尾松种群的天然更新不良 ,有逐渐被本地阔叶树种取代的趋势。说明在亚热带地区马尾松不应作为唯一的造林树种 ,人工造林时要注重树种选择 ,乡土树种应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海湖鸟岛沙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J].
赵以莲 ;
陈桂琛 ;
周国英 ;
彭敏 .
中国沙漠, 2003, (03) :89-93
[2]   中国南方侵蚀土壤退化指标体系研究 [J].
史德明 ;
韦启潘 ;
梁音 ;
杨艳生 ;
吕喜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1-9
[3]   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有效途径 [J].
赵平 ;
彭少麟 ;
张经炜 .
生态学杂志, 2000, (01) :53-58
[4]   三峡库区退化土壤的恢复与重建研究 [J].
章家恩 ;
徐琪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03)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