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标准》的要素谈什么是“好教材”

被引:10
作者
钟启泉 [1 ,2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2]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3]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学科内容; 中小学; 关联性; 课程标准; 基础学力; 《课程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4 [教学法与教学组织];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教材是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精神、课程改革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中小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可以依赖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亿万中小学生"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主要通道。对于数以亿计的普通百姓来说,也许他们一生的文化记忆只有"中小学教科书"。2011年7月11~12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工作会议,这标志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工作全面启动。为配合此项工作,从本期开始,我们特别推出"教材改革"专栏。十年课程改革的实践为新时期教科书编制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参考?什么样的教材才是好教材?研究者、教材编写者、教师、学生、出版单位怎么看?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M].钟启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