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攀枝花苏铁的生物学特性、树干解剖和生长模式
被引:10
作者:
何永华
王乾
石培礼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来源:
关键词:
攀枝花苏铁;
生物学特性;
树干解剖;
生长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6 [裸子植物亚门];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 Zhou et S. Y. Yang)种群进行野外调查和定位观察,结果表明:成年植株的雌雄比接近1v1,但开花季节雌雄球花的比例是偏雄性的。雌雄植株在树干大小、叶数、叶大小和无性系小株数目等方面差异不大。叶数、叶长、叶宽、茎直径等随植株年龄的增高而增加。树干30—40 cm 高的植株平均营养叶数和茎直径已基本恒定。树干高10 cm 的植株营养叶的长度不再增加。5年以上的植株叶片停止加宽。70% 成年攀枝花苏铁萌生无性系,平均每株萌生2.8个无性系小株;具无性系小株植株的比例和单位植株无性系小株的数量都随茎的长高而增加。树干高度与其生长单元数成线性相关,用统计生长单元数的方法可推算植株年龄。营养叶的存活曲线是Deevey I型,大多数的叶片可在植株上存活两个生长单元,随后叶片的死亡率明显增加;极少数叶片可存活5个生长单元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443 / 45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