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中的非正规金融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4
作者
黎海珊 [1 ]
单美姣 [1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区域差异; 分省面板;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4.11.012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关于金融效率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现有研究视阈多数仅锁定为正规金融,导致中观层面的"金融"概念"跛行"。鉴于此,借鉴C-D生产函数和OLS、2SLS、LIML、GMM及IGMM方法,围绕非正规金融整体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均非正规融资每增加1%可以带来人均农业产值1.5%左右的增长,表明非正规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面富有效率,并且各地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差异,东部地区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西部居后。应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进一步发挥其比较优势,使其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 [J].
潘士远 ;
罗德明 .
金融研究, 2006, (04) :134-141
[2]   非正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马辉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 (06) :102-106
[3]   农村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 [J].
楼裕胜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 (02) :235-241
[4]   我国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 [J].
孟祥兰 ;
鞠学祯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05) :95-104
[5]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动态演化博弈视角 [J].
鄂冰 ;
巴红静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 (05) :110-115
[6]   Dual financial systems and inequaliti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
Tressel, T .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3, 8 (02) :223-257
[7]  
"Inequality,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s,Segmentation,and EconomicGrowth". Zhu Dantao. CentER Discussion paperNo 2001-58 . 2001
[8]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Informal Credit Contracts:Does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Work Better Than Credit Ration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Dasgupta,B. Economics Working Papers of Connecticut University PaperNo 200432 . 2004
[9]   Credit rationing of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 [J].
Jia, Xiangping ;
Heidhues, Franz ;
Zeller, Manfred .
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 2010, 70 (01)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