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油田张渠一、二区长21~3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14
作者
陈永峤 [1 ]
靳文奇 [2 ]
文志刚 [1 ]
汪凌霞 [1 ]
李友强 [1 ]
机构
[1] 长江大学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
关键词
沉积微相; 辫状河三角洲; 下三角洲平原; 延长组; 靖安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区域地质资料出发,利用岩石颜色、结构、沉积构造、砂体形态以及沉积层序等岩心相标志,结合测井曲线形态特征,研究靖安油田长213地层的沉积微相。研究表明,工区目的层是一套辫状河下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水下天然堤以及水下决口扇等沉积微相,指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目的层提供了地质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58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港滩海埕北断阶区沙河街组三段、二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特征 [J].
孟鹏 ;
刘立 ;
高玉巧 ;
曲希玉 ;
孙晓明 .
世界地质, 2005, (01) :36-42
[2]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段沉积相研究 [J].
兰朝利 ;
何顺利 ;
门成全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5) :11-14+103
[3]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分析与三角洲沉积体系 [J].
宋凯 ;
吕剑文 ;
杜金良 ;
王宏科 .
古地理学报, 2002, (03) :59-66
[4]   靖安油田张渠一、二区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J].
周荣安 ;
王永康 ;
杨秋莲 ;
胡培茂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25-27+35
[5]   车镇凹陷陡坡带古近系湖底扇沉积规律及储层特征 [J].
周廷全 ;
鲜本忠 ;
林会喜 ;
范振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23-27+112
[6]  
残延克拉通内盆地及其含油气性——以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例. 赵重远,刘池洋. "七五"地质科技重要成果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选集 . 1992
[7]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二]. 李克勤主编. 石油工业出版社 . 1992
[8]  
陕甘宁盆地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对比及时代归属. 陕西省地质局石油普查队.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