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林地土壤水分与林下植物生物量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刘江华 [1 ,2 ]
刘国彬 [2 ]
陈淑芸 [1 ]
机构
[1] 不详
[2] 西南林学院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刺槐; 土壤水分; 地上部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27 [洋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比研究了安塞县不同林龄刺槐林地及撂荒地土壤水分年际变化特征及样地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含量及储水量随林龄增长降低,过熟林的剖面含水率接近凋萎湿度;0-140 cm土层生长季土壤水分变异系数遵循过熟林>成熟林>幼龄林>撂荒地的规律,而140-500 cm土层则基本与上述规律相反。成过熟刺槐林下植被地上部生物量略高于同期撂荒地,土壤水分与地上部生物量仅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刺槐生长虽然消耗了大量土壤储水,并未降低林地生产力。将刺槐作为先锋树种用于研究区的植被恢复有助于迅速形成植被覆盖,林下植被的健康发育足以保证刺槐衰退后的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地发挥其生态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侵蚀环境生态恢复过程中人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土壤微生物量演变特征 [J].
薛萐 ;
刘国彬 ;
戴全厚 ;
卫伟 ;
侯喜禄 .
生态学报, 2007, (03) :909-917
[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刺槐林土壤养分背景和生产力关系研究 [J].
郝文芳 ;
单长卷 ;
梁宗锁 ;
陈存根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9) :129-135
[3]   黄土高原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J].
张社奇 ;
王国栋 ;
刘建军 ;
郭满才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4, (03) :11-14
[4]   黄土高原土壤干燥化问题探源 [J].
杨文治 ;
田均良 .
土壤学报, 2004, (01) :1-6
[5]   黄土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及演变 [J].
许明祥 ;
刘国彬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1) :40-46
[6]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天然草地土壤水分调控研究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王静 ;
雍绍萍 .
草地学报, 2003, (04) :296-300
[7]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水分生态环境研究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45-1048
[8]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空间变异 [J].
袁建平 ;
张素丽 ;
张春燕 ;
蒋定生 .
土壤学报, 2001, (04) :579-583
[9]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对陆地水循环影响的研究[J] 李玉山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5
[10]   延安试区人工刺槐林地的土壤干层分析 [J].
王力 ;
邵明安 ;
侯庆春 ;
杨岗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1) :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