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活史型的多样性及动态分析

被引:43
作者
祖元刚
王文杰
杨逢建
于景华
曹建国
赵则海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植物生活史型; 植物生活史型谱; 生态幅; 适合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主要阐述了植物生活史型的基本定义和基本模式。根据植物的生态幅 (Ecologicalamplitude)、适合度 (Fitness)和能量分配格局将植物生活史型划分出 V生活史型、S生活史型和 C生活史型 3个基本类型以及 VS生活史型、SV生活史型、CS生活史型、SC生活史型等 6个具有混合特征的过渡类型。文中分析了权衡 (Trade-off)植物生活史各阶段的能量需求 ,使之合理地进行能量分配 ,进而使植物生活史型获得最佳的繁殖和存活效益以及最大的适合度的重要性 ,指出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与植物生活史型及其生活史型之间相互转换的密切关系。初生代谢物质主要用于营养生长 ,次生代谢物质主要用于促进繁育和拮抗环境胁迫。植物生活史型在特定时空中依生境的连续变化而发生相互转换 ,呈现出具动态特征的植物生活史型谱。提出了植物生活史型的形成机制 ,即生境中的资源状况和干扰程度构成了环境筛的径度 ,进而形成选择压力 ,以使植物按需分配能量 ,合成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来应对选择压力 ,形成自身的生态幅和适应对策 ,最终与生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适合度来表征相应的生活史型。还提出了植物生活史型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 ,即每一种植物生活史型均有与该生活史型相对应的生境类型、选择压力、代谢物质和生活史对策 ,由
引用
收藏
页码:1811 / 18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植物种群的繁殖对策 [J].
钟章成 .
生态学杂志, 1995, (01) :37-42
[2]   生活史对策 [J].
孙儒泳 .
生物学通报, 1997, (05) :2-4
[3]   植物生活史对策的进化 [J].
班勇 .
生态学杂志, 1995, (03) :33-39
[4]   红松天然种群风媒传粉特点的研究 [J].
祖元刚 ;
于景华 ;
王爱民 .
生态学报, 2000, (03) :430-433
[5]   羊草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的初步研究 [J].
王仁忠 ;
祖元刚 ;
聂绍荃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5) :553-555
[6]   羊草种群克隆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J].
祖元刚 ;
崔继哲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2) :157-162
[7]   豚草发生地土壤动物的初步研究 [J].
孙刚 ;
殷秀琴 ;
祖元刚 .
生态学报, 2002, (04) :608-611
[8]   白桦的开花时间及生殖构件的数量与树龄和树冠层次的关系 [J].
祖元刚 ;
毛子军 ;
袁晓颖 ;
赵玉香 .
生态学报, 2000, (04) :673-677
[9]  
Life history differences and tree species coexistence in an old-growth New Zealand rain forest. Lusk C H and Smith B. Ecology . 1998
[10]   豚草发生地土壤动物的初步研究 [J].
孙刚 ;
殷秀琴 ;
祖元刚 .
生态学报, 2002, (04) :60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