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特征与保护成效简析

被引:28
作者
张镱锂 [1 ,2 ]
吴雪 [1 ,2 ]
祁威 [1 ,2 ]
李士成 [1 ,2 ]
摆万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建设; 生物多样性; 保护成效;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具有敏感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青藏高原,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成效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最新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和已发表NPP与保护成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保护区的组成、分布格局与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1963年至今,青藏高原地区建成了各类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km2,占全高原面积的32.35%;2保护区类型主要以野生动物与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3个类型为主,各占高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36.84%、33.35%和6.80%;3形成了以超大型保护区为主、中部和东南部分布为主、保护类型多样为特点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体系;4经过50余年的生态建设,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显著增加、濒危物种西藏马鹿被重新发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恢复和改善及典型保护区内草地植被的生态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455 / 14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分异 [J].
张镱锂 ;
祁威 ;
周才平 ;
丁明军 ;
刘林山 ;
高俊刚 ;
摆万奇 ;
王兆锋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13, 68 (09) :1197-1211
[2]   2005-2009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成效综合评估 [J].
邵全琴 ;
刘纪远 ;
黄麟 ;
樊江文 ;
徐新良 ;
王军邦 .
地理研究, 2013, 32 (09) :1645-1656
[3]  
贡嘎山自然保护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树平.四川林勘设计. 2013 (03)
[4]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综述 [J].
关博 ;
崔国发 ;
朴正吉 .
世界林业研究, 2012, 25 (06) :40-45
[5]   1982-2009年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植被指数变化 [J].
聂勇 ;
刘林山 ;
张镱锂 ;
丁明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7) :895-903
[6]   大山包越冬黑颈鹤种群数量变化与其越冬生境保护的相关性分析 [J].
高兴国 ;
王磊 ;
王世敏 ;
陈家德 .
河南科学, 2012, 30 (06) :699-702
[7]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J].
孙鸿烈 ;
郑度 ;
姚檀栋 ;
张镱锂 .
地理学报, 2012, 67 (01) :3-12
[8]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对策 [J].
白升选 ;
王婷 ;
马尚志 ;
王天晖 .
防护林科技, 2011, (05) :94-95
[9]   基于RS和GIS技术的尕海湿地景观变化趋势分析 [J].
张宁 ;
冯磊 ;
张迎梅 .
甘肃林业科技, 2011, 36 (01) :10-14
[10]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与保护 [J].
邓贵平 ;
颜磊 ;
章小平 .
山地学报, 2011, 29 (02) :17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