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保护性耕作对减少水稻产量损失的实证分析——基于4省1080个稻农的调研数据

被引:28
作者
唐利群 [1 ]
周洁红 [1 ]
于晓华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干旱; 洪涝; 适应; 水稻; 产量损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和洪涝是造成水稻减产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其对水稻的产量损失。基于2013—2015年中国水稻主产区1 080个水稻农户的调研面板数据,论文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稻农通过采用保护性耕作应对干旱或洪涝的效果,并分别估计了采用者和未采用者的水稻单产情况。实证结果表明:1)采用者的水稻单产远远高于未采用者的水稻单产;2)在反事实假设情况下,如果采用者未采用保护性耕作,其水稻产量将相应减产457.95 kg/hm2(约7%);如果未采用者采用保护性耕作,其水稻产量将相应增产225 kg/hm2(约4%);3)户主种植经验、受教育年限和公共服务可得性正向影响稻农的采用行为。最后,论文建议政府应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大对抗逆水稻品种的培育,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和管理,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1016 / 10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   1961—2010年中国主要麦区冬春气象干旱趋势及其可能影响 [J].
房世波 ;
齐月 ;
韩国军 ;
周广胜 ;
Davide Cammarano .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09) :1754-1763
[3]  
Household and Community Assets and Farmers' Adaptation to Extreme Weather Event:the Case of Drought in China[J]. WANG Yang-jie,HUANG Ji-kun,WANG Jin-xia.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4(04)
[4]   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 [J].
房世波 ;
阳晶晶 ;
周广胜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5) :69-73
[5]   自然灾害对中国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稻谷为例 [J].
龙方 ;
杨重玉 ;
彭澧丽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5) :33-44
[6]   美国保护性耕作发展概况及发展政策 [J].
金攀 .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2010, (11) :23-25
[7]   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产量的经济影响及其适应策略 [J].
周曙东 ;
朱红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152-157
[8]   华北平原气候变暖对气象灾害发生趋势的影响 [J].
谭方颖 ;
王建林 ;
宋迎波 .
自然灾害学报, 2010, 19 (05) :125-131
[9]   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J].
卢丽萍 ;
程丛兰 ;
刘伟东 ;
覃志豪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4) :1573-1578
[10]   1990~2000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变化模拟 [J].
王平 ;
魏丽 ;
杜筱玲 ;
张稳 ;
黄耀 ;
孙文娟 ;
刘文英 .
地球信息科学, 2008, (05) :57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