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不可弃

被引:25
作者
陈启刚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教育惩罚; 《爱弥儿》; 儿童; 变相体罚; 不当惩罚; 中小学管理; 夸美纽斯; 马卡连柯; 惩罚教育; 教育家; 教育工作者; 人为惩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71 [学校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从1997年第12期、1999年第4期、2000年第3期、2001年第2期到本期,对教育惩罚问题我刊已经组织过5次讨论了(如算零散刊发的文章则更多)。回顾这一过程,我们发现,关于此问题的讨论一次比一次深入和广泛:从体罚变相体罚到惩罚,从惩罚过重、过滥到惩罚过轻到不作为,从不当惩罚到正当惩罚,从否定惩罚或赞成惩罚(甚至体罚)到主张适度惩罚至认为惩罚与赏识(或奖励)有共性,从惩罚的性质、起因、实施到结果,从外国教育名家的观点及国外相关制度到我国古今教育家的相关思想和教育实践至作者个人的体验,从常规管理、民主管理、建章立制到教育行政管理至家庭教育,从心理、文化、法律到社会学领域……从这些讨论中,我们不但可以看出广大读者对解决难点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在不断增强,可以看出广大作者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还可以看出中小学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在组织本期的讨论之前,我们也曾有过疑虑,因为对学生的惩罚问题毕竟不是当前学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是否还有必要旧话重提。然而,当我们看到许多来稿对惩罚问题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时,当我们听到不少学校对学生的惩罚明显不当的情况时,特别是当我们看到在新的形势下惩罚问题又有了新的倾向时,我们觉得有必要拿出较多版面再搞一次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论共产主义教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苏)马卡连柯(А.С.Макаренко),(苏)格牟尔曼(В.Е.Гмурман),(苏)别特鲁兴(И.С.Петрухин)编辑,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