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用良种黄甜竹引种研究报告

被引:6
作者
薛贵山
机构
[1] 浙江省林科所
关键词
黄甜竹; 引种; 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Wen)原产福建,野生。笋期晚、发笋率高、可食率57.53%、笋味甜、松脆可口,水分高、灰分低,赖氨酸、组氨酸、谷氨酸含量高,而酪氨酸又很低。竹秆挺拔,枝叶浓密,株型优美,又是材用、观赏的好竹种。 1984年本所列题对黄甜竹引种研究,经过六年的栽培试验,在浙江以及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最低气温不超过-10℃,土壤立地条件适合的地区发展黄甜竹是可行的。试验成功地把黄甜竹由野生型变为栽培型,新竹胸径由母竹的2.4厘米增长到3.7厘米。亩产鲜笋419公斤。新竹一万余株。推广种植2000余株。黄甜竹的竞争潜力已崭露头角。出笋期天数、笋期积温与出笋量呈正相关,r复=0.984,方程:y=444.9245·log x2-211.8405·log x1-701.9835。地径与笋重:r=0.989,方程:y=0.3794·x-0.5749。高生长天数、林内积温与高生长紧密相关:r复=0.073~0.994。笋期初期出土的竹笋,完成高生长过程需要40天,盛期初出土的需30天,盛期末出土的只需25天。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102
页数:1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