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碳经济看我国煤炭地下气化的前景

被引:20
作者
黄温钢 [1 ,2 ]
王作棠 [1 ,2 ]
辛林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试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煤炭地下气化; 对比研究; 碳排放; 低碳能源技术;
D O I
10.13827/j.cnki.kyyk.2012.02.010
中图分类号
TD844 [地下气化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低碳经济背景下,作为煤炭生产和利用大国,我国应大力发展煤炭资源的低碳化利用技术。从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两个方面,对煤炭地下气化与传统开采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采煤方法相比,地下气化开采煤炭资源能耗更低,温室气体排放更少;采用UCG-IGCC发电技术,可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而增加CO2捕捉装置后,可实现CO2的近零排放。此外,与传统技术相比,煤炭地下气化还具有资源回收率高、土地资源破坏少、生产条件安全性好、经济效益显著以及能降低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低碳能源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50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神华现代煤制油化工工程建设与运营实践 [J].
张玉卓 .
煤炭学报, 2011, 36 (02) :179-184
[2]   促进IGCC发电技术在我国发展的建议 [J].
徐彤 ;
王新雷 .
中国能源, 2010, 32 (09) :25-27+10
[3]   低碳经济看煤地下气化 [J].
朱铭 .
知识就是力量, 2010, (03) :20-22
[4]   煤矿区低碳发展途径探讨 [J].
申宝宏 ;
杨丽 .
中国能源, 2010, 32 (02) :5-7+37
[5]   煤化工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分析 [J].
李好管 .
煤化工, 2009, (03) :1-6
[6]   中国煤矿超大死亡事故及其原因雏析 [J].
胡社荣 ;
刘海荣 .
中国矿业, 2009, (05) :99-103
[7]   自燃矸石山爆炸规律与诱发因素 [J].
梁铁山 ;
张志杰 .
煤炭学报, 2009, 34 (01) :74-78
[8]   A remining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at Zhongliangshan Coal Mine [J].
王作棠 ;
丁学平 ;
霍礼文 ;
王国雄 ;
Rudolph .
JournalofCoalScience&Engineering(China), 2008, 14 (03) :469-473
[9]   中国煤炭地下气化的近期研究与发展 [J].
沈芳 ;
梁新星 ;
毛伟志 ;
李玉兰 ;
李文军 ;
梁杰 .
能源工程, 2008, (01) :5-10
[10]   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CO2回填减排工艺探讨 [J].
毛伟志 ;
梁杰 ;
彭丰成 ;
邓绪彪 ;
刘淑琴 .
煤矿安全, 2008, (01)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