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8
作者
谢兴伟
康俊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关键词
性行为; 因素分析,统计学; 学生; 健康教育;
D O I
10.16835/j.cnki.1000-9817.2015.01.040
中图分类号
G64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性行为特点及筛选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干预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及其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参考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分析研究影响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高危性行为的特点,以年级分层,抽取北京市10所高校的1 783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验证,确定相关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策略。结果大学生性行为报告率29.1%。性行为报告者中基本每次都使用安全套报告率为30.83%。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既往有性经历、行为意向强、高风险行为态度、高风险知觉行为控制是该人群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B值分别为-0.638,3.677,0.638,0.598,0.243,P值均<0.05)。结论应通过针对性的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相关因素的干预,形成良好的行为意向,从而达到行为改变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大学生性行为与网络文化关系的随机应答调查研究
    董兆举
    张桂芝
    吕鹏
    [J]. 中国性科学, 2011, 20 (10) : 23 - 26+31
  • [2] 大学生性行为与医学教育相关性分析
    李帅
    崔政坤
    陈乂恿
    华欣洋
    朱文丽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08) : 923 - 925
  • [3] 中国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年龄与危险性行为关系研究
    宋逸
    季成叶
    星一
    胡佩瑾
    陈天娇
    张琳
    [J]. 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05) : 538 - 540
  • [4] 不同性别务工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高素红
    余小鸣
    宫露霞
    王冰
    于明
    许俐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 (08) : 913 - 915
  • [5]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段文婷
    江光荣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02) : 315 - 320
  • [6] 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
    孙建萍
    孙建红
    [J]. 中国公共卫生 , 2006, (06) : 645 - 646
  • [7] 大学生的性教育现状及其对策
    姚信
    俞文娴
    [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03) : 41 - 42
  • [8] 合理行动理论及其扩展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在健康行为认识和改变中的应用
    杨廷忠
    裴晓明
    马彦
    [J]. 中国健康教育, 2002, (12) : 30 - 32
  • [9] 北京市大学生性健康/生殖健康教育需求的定性研究
    李爱兰
    刘肇瑞
    黄涛
    张桂芝
    黄悦勤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10) : 83 - 85
  • [10] 性爱十年.[M].潘绥铭; 杨蕊;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