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随州市银山坡村农户调查

被引:12
作者
彭大雷
黄利民
刘成武
余鹏
机构
[1]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业从业人员; 农户家庭; 粮食生产; 银山坡村;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33.210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阐述研究区域概况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依托银山坡村农户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对1985~2009年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从农地政策、计生政策、农地边际化与工业化4个方面剖析了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农户家庭农地经营规模、粮食播种面积及复种指数、土地生产率3个方面对农业劳动力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9年农业劳动力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上的"断层现象"和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农地制度、计生政策、农地边际化和城市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减小对农作物复种指数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地生产率的高低受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规模和结构的综合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192 / 191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农地边际化对丘陵山区经济与环境的影响——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 [J].
黄利民 ;
张安录 ;
刘成武 .
经济地理, 2009, 29 (11) :1898-1902
[2]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J].
蒋勇 ;
林柏浪 ;
陈泮 ;
冉瑞平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04) :16-20
[3]   区域耕地面积变化与粮食安全机制研究——以仙桃市为例 [J].
彭大雷 ;
翟文侠 ;
余鹏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8) :3809-3811
[4]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问题探析 [J].
梅付春 .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06) :13-14
[5]   我国主要产粮省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J].
宋晓松 ;
冷凯洛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3 (03) :108-110
[6]   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槎水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 [J].
肖结红 .
乡镇经济, 2007, (02) :22-25
[7]   2004~2020年中国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预测及对策 [J].
齐国友 ;
周爱萍 ;
曾赛星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135-140
[8]   农业劳动力转移、粮食安全与农民长期增收机制 [J].
叶琪 .
安徽农学通报, 2005, (05) :4-5
[9]   农地边际化的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标准 [J].
刘成武 ;
李秀彬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2) :106-113
[10]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 [J].
景普秋 ;
陈甬军 .
东南学术, 2004, (04) :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