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新疆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对冬季负积温的响应

被引:28
作者
张山清 [1 ]
普宗朝 [2 ]
李景林 [1 ]
李新建 [1 ]
徐文修 [3 ]
王命全 [1 ]
张祖莲 [1 ]
机构
[1] 新疆农业气象台
[2] 乌鲁木齐市气象局
[3]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冬季负积温; 最大冻土深度; 时空变化; ArcGIS;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新疆96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冻土深度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测以及基于ArcGIS的混合插值法,对新疆冬季负积温和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0a来,新疆冬季负积温绝对值总体以51.5℃·d·(10a)-1的倾向率减少,并于1985年发生了突变.受其影响,最大冻土深度以-3.5cm·(10a)-1的倾向率减小,也于1988年发生了突变.就全疆平均而言,1961-2010年,负积温每减少100℃·d,最大冻土深度将减小4.6cm.但这种影响区域性差异显著,最大冻土深度减小量呈现"南疆小,北疆和天山山区大"的格局.南疆大部最大冻土深度对负积温变化的响应相对较敏感,一般为-3.0-12.7cm·(100℃·d)-1;北疆和天山山区响应的敏感性较小,多为0.0-4.9cm·(100℃·d)-1,其成因很可能是北疆和天山山区冬季积雪较南疆厚,较厚的积雪所具有的低导热性和较大的容积热容减小了气候变暖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负积温减少、最大冻土深度变浅将改变土壤的水热物理性状,加剧土壤干化、草场退化以及土地的荒漠化,对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因此,应根据最大冻土深度对负积温变化响应的实际,采取趋利避害的技术措施积极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1419 / 14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2002-2011年新疆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娄梦筠 ;
刘志红 ;
娄少明 ;
戴睿 .
冰川冻土, 2013, 35 (05) :1095-1102
[2]   新疆区域近50a积雪变化特征分析 [J].
胡列群 ;
李帅 ;
梁凤超 .
冰川冻土, 2013, 35 (04) :793-800
[3]   近50a来华北地区负积温变化特征 [J].
高庆九 ;
张荣 ;
管兆勇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4) :448-457
[4]   新疆水分亏缺量时空变化分析 [J].
普宗朝 ;
张山清 .
冰川冻土, 2012, 34 (04) :802-812
[5]   新疆北疆地区季节性冻土结冻过程与日积温的关系 [J].
白磊 ;
李兰海 ;
李倩 ;
包安明 .
冰川冻土, 2012, (02) :328-335
[6]   新疆乌昌地区热量资源精细化时空变化分析 [J].
普宗朝 ;
张山清 ;
宾建华 ;
窦新英 ;
冯志敏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4) :598-606
[7]   新疆乌-昌地区干湿气候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J].
普宗朝 ;
张山清 ;
宾建华 ;
窦新英 .
资源科学, 2011, 33 (12) :2314-2322
[8]   祁连山黑河中上游季节冻土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J].
金铭 ;
李毅 ;
刘贤德 ;
车宗玺 ;
张学龙 ;
王顺利 ;
杨晓虎 ;
车宗彩 .
冰川冻土 , 2011, (05) :1068-1073
[9]   1991-2008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多年冻土的变化 [J].
赵林 ;
刘广岳 ;
焦克勤 ;
李韧 ;
乔永平 ;
ChienLu Ping .
冰川冻土, 2010, (02) :223-230
[10]   黄河源区冻土特征及退化趋势 [J].
金会军 ;
王绍令 ;
吕兰芝 ;
何瑞霞 ;
常晓丽 ;
罗栋梁 .
冰川冻土, 2010, 32 (01)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