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是动态有效的吗?——基于时变参数模型的检验

被引:1
作者
王鑫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动态效率; 资本积累; 时变参数;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D O I
10.16348/j.cnki.cn61-1336/c.2015.06.00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1978-2012年的全国和省级数据,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了资本的时变产出弹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地区,资本积累均是动态有效的,但近年来动态效率呈下降趋势;(2)地区资本边际生产率差异表现出收敛特征,这表明我国资本配置效率正在提升,但这一现象同时也意味着未来我们将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来改善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3)改善资本积累动态效率的另一途径在于提升国内消费率,这需要我们主动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使中国经济从投资型增长逐渐转变为消费拉动型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动态效率、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结构效应 [J].
石奇 ;
孔群喜 .
经济研究, 2012, 47 (01) :92-104
[2]   中国资本积累动态效率的检验、解释和改善路径:一个综述 [J].
陈宗胜 ;
李清彬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 (06) :3-11
[5]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 [J].
章上峰 ;
许冰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551-568
[6]   对我国经济增长动态效率的实证考察 [J].
孟祥仲 ;
严法善 ;
王晓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5) :90-100
[7]   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1992~2003 [J].
项本武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3) :79-88
[8]   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 [J].
吕冰洋 .
经济学(季刊), 2008, (02) :509-532
[9]   中国经济中不存在资本的过度积累——兼与史永东、袁志刚商榷 [J].
刘宪 .
财经研究, 2004, (10) :84-95
[10]   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 [J].
龚六堂 ;
谢丹阳 .
经济研究, 2004, (01) :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