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煤田焦作、鹤壁、安阳矿区二1煤层优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7
作者
蒋建平
罗国煜
康继武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2] 焦作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河南焦作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化学元素; 煤分子结构; 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作用; 煤层; 优势断裂; 河南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0.04.009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豫北煤田焦作、鹤壁和安阳矿区二 1 煤层的对比样(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进行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镜质组反射率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和化学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 ,构造煤因发生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作用 ,其化学成分、元素成分和煤分子结构与原生结构煤明显不同 :构造煤的挥发分含量( %)比原生结构煤一般要小0 55~3 48 ,平均要小1 59 ;构造煤和原生结构煤相比 ,碳含量( %)平均增加了3 1 ,氢含量( %)平均减少了0 19 ;构造煤的最大反射率比原生结构煤平均要大0 447 ,双反射率一般大0 121 ;构造煤的002衍射峰比原生结构煤的要高且窄 ,芳香层碳平面网间的距离d002值平均要小0 006nm ,Lc 值平均比原生结构煤大3 269nm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滑动构造引起煤动力变质作用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J].
肖贤明 ;
任德贻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87, (04) :29-34
[2]  
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孙岩等著, 1998
[3]  
煤田构造研究方法[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钱光谟等编著, 1994
[4]  
煤田地质学[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邵震杰等编, 1993
[5]  
岩坡优势面分析理论与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罗国煜等著, 1992
[6]  
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郭熙年等编著, 1991
[7]  
有机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与沉积学研究室 编, 1982
[8]  
中国煤田地质学[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韩德馨,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