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民生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1
作者
胡洪彬
机构
[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
十六大; 民生问题; 理论研究; 述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大力改善民生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执政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积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民生问题在当前依然存在,其根源主要在于政府公共服务政策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相关制度的短缺,以及政府相关人员发展观念的片面化和民生意识的缺乏。当前要改善民生,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完善相关体制,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政府投入,促进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理论探索、比较分析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保障和改善民生视阈下的政府行为分析 [J].
邬旭东 .
科学社会主义, 2010, (02) :102-105
[2]   中国共产党民生忧患的缘起与实践 [J].
何纯 .
湖南社会科学, 2010, (01) :209-212
[3]   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J].
周道华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8) :140-143
[4]   中国民生问题困局的突破口 [J].
吴忠民 .
探索与争鸣, 2009, (06) :27-29
[5]   努力构造扩内需、保增长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 [J].
沈立人 .
现代经济探讨, 2009, (05) :19-21
[6]   发展民生幸福是执政党善政的价值尺度 [J].
罗建文 .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4) :80-83
[7]   论民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 [J].
李亚彬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 (07) :81-84
[8]   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 [J].
张维迎 .
廉政瞭望, 2008, (07) :33-33
[9]   民生问题的研究视角与指向 [J].
黄家骅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 (06) :46-51
[10]   论政府在民生问题上的职责 [J].
何颖 .
攀登, 2008, (03)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