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卒中对血清CRP和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段瑞生 [1 ]
李燕 [1 ]
齐亚超 [1 ]
刘昌林 [1 ]
郭宗成 [1 ]
刘惠卿 [1 ]
张明明 [2 ]
郎静芳 [1 ]
机构
[1]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河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降纤酶; 进展性卒中; 治疗结果;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2 [脑血栓形成];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降纤酶治疗对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进展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均给予常规和降纤酶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5d、1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检测2组患者血清CRP和IL-6的含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CRP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降纤酶可通过抑制CRP、IL-6介导的神经、血管损伤,以改善进展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712 / 371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血清CRP、IL-6、TNF-α、TK、EAI在老年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J].
胡艳雪 ;
范永新 .
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09) :2375-2376+2379
[2]   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常虹 ;
张瑞剑 .
海南医学, 2012, 23 (05) :6-8
[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RP变化和临床意义研究 [J].
田英 ;
张梅 ;
刘翠萍 ;
郭力 .
河北医药, 2012, 34 (03) :337-338
[4]   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比较 [J].
代红源 ;
唐宁 .
四川医学, 2011, 32 (11) :1690-1692
[5]   丁苯酞对缺氧缺糖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HIF-1α表达的影响 [J].
殷建瑞 ;
张波 ;
谭丽华 ;
傅贤 ;
魏欢 ;
李玲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 27 (04) :643-647
[6]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 林久座,缪克强,张海霞,孔庆钻,袁日明,王振威,刘舜象.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7]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损伤作用的细胞靶点研究 [J].
赵嘉 ;
李玲 ;
裴中 ;
张波 ;
魏欢 ;
黄如训 .
中国卒中杂志, 2010, 5 (02) :119-125
[8]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再评价(Ⅱ) [J].
全国降纤酶临床再评价研究协作组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5, (01) :14-19
[9]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J].
郭毅 ;
周志斌 ;
姜昕 ;
赵宏文 ;
陈实 ;
古坤毅 ;
马可夫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3, (05) :266-268
[10]   丁基苯酞对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线粒体ATPase,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J].
董高翔 ;
冯亦璞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2, (01) :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