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夏牙鲆(♂)与牙鲆(♀)人工杂交的细胞遗传学初步研究
被引:10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世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培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夏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人工杂交;
细胞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04年11~12月在青岛薛家岛养鱼场采用夏牙鲆(Paralichthysdentatus)的精子与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的卵子实施了多次人工杂交实验,并进行了父本母本鱼类个体、子代的染色体制片观察和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夏牙鲆染色体数为48,核型为2n=48t、臂数NF=48;子代的染色体数和核型与父母本的一样,也为2n=48t;子代的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也表明其为二倍体。因此,可以明确其为杂交的后代,而不是雌核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石鲽、牙鲆精子冷冻保存研究及其在人工杂交中的应用
[J].
季相山
;
陈松林
;
赵燕
;
邓寒
.
海洋水产研究,
2005, (01)
:13-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松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赵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邓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北方沿海地区大西洋牙鲆养殖模式的探讨
[J].
毛兴华
.
科学养鱼,
2005, (01)
:36-37

毛兴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青岛市大菱鲆养殖协会
[3]
栉孔扇贝与虾夷扇贝杂交及子一代的遗传性状
[J].
杨爱国
;
王清印
;
刘志鸿
;
周丽青
.
海洋水产研究,
2004, (05)
:1-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清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大西洋牙鲆的苗种生产技术
[J].
王波
;
朱明远
;
左言明
;
孙庆霞
;
李继强
;
毛兴华
.
齐鲁渔业,
2004, (04)
:20-22

王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朱明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左言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孙庆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李继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毛兴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5]
栉孔扇贝中国种群与日本种群杂交一代的中期生长发育
[J].
刘小林
;
常亚青
;
相建海
;
刘宪杰
;
李富花
;
刘保忠
.
水产学报,
2003, (03)
:193-199

刘小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常亚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宪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李富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刘保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6]
石鲽与牙鲆人工杂交的研究
[J].
王新成
;
尤锋
;
倪高田
;
张起信
;
李尚友
.
海洋科学,
2003, (01)
:1-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倪高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起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李尚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7]
皱纹盘鲍中国群体和日本群体的自交与杂交F1的RAPD标记
[J].
张国范
;
王继红
;
赵洪恩
;
阙华勇
;
刘晓
.
海洋与湖沼,
2002, (05)
:484-491

张国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王继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赵洪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阙华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刘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8]
鮸状黄姑鱼与大黄鱼人工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
[J].
马梁
;
王军
;
陈武各
;
苏永全
;
丁少雄
;
王德祥
;
尤颖哲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78-38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浦县对虾育苗场,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漳浦,

陈武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浦县对虾育苗场,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漳浦,

苏永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浦县对虾育苗场,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漳浦,

丁少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浦县对虾育苗场,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漳浦,

王德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浦县对虾育苗场,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漳浦,

尤颖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浦县对虾育苗场,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厦门,福建厦门,福建漳浦,
[9]
黑鲷与灰鳍鲷杂交育种
[J].
林元烧
;
李丙林
;
崔雪森
;
曹文清
.
海洋渔业,
2001, (02)
:69-70

林元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系

李丙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文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系
[10]
鲷科鱼类属间远缘杂交的发育和生长
[J].
区又君
;
李加儿
;
周宏团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2)
:110-112

区又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

李加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