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原则的探讨

被引:2
作者
程宗璋
机构
[1] 北京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保护中心!北京
关键词
物权行为; 相对独立性; 意思自治; 善意取得;
D O I
10.16229/j.cnki.issn1000-5102.2000.04.00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物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虽受制于法律的规定和债权行为中的约定 ,但仍是与债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具有不同性质和内容的独立的意思表示 ,故而物权行为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够也不应该单纯从逻辑上由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当然推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本文主张从意思自治的角度考察 ,当事人有效的物权合意应受到尊重 ,物权行为效力不受债权行为无效或被撤销的影响。同时 ,物权行为的有因或无因也是法律价值判断、当事人利益衡量之立法技术的结果 ,进而主张采纳无因性理论 ,并将其作为善意取得制度及物权从公示时起发生变动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J].
钱明星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1) :28-37+157
[2]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J].
王利明 ;
王轶 .
现代法学, 1997, (05) :5-14
[3]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 [J].
王利明 .
中国法学, 1997, (03) :58-70
[4]   论物权公示的性质和制度价值 [J].
齐毅保 .
中外法学, 1997, (03) :47-51
[5]   关于建立我国民法物权行为制度的几点思考 [J].
陈岫岩 .
中国法学, 1992, (01) :60-64
[6]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3
[7]  
民法解释学[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慧星著, 2000
[8]  
德国当代物权法[M]. - 法律出版社 , 孙宪忠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