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不同作物对农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14
作者
陈书涛 [1 ]
黄耀 [1 ]
郑循华 [2 ]
陈玉泉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N2O和CH4排放;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绿叶干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种植玉米(Zea mays)、大豆(Glycine max)和水稻(Oryza sativa)的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6~10月系统观测了N2O和CH4的排放、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因子。玉米和水稻分别施化肥氮300 kg.hm-2,大豆未施氮肥。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类型对农田N2O和CH4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土壤-玉米系统、土壤-大豆系统和土壤-水稻系统的N2O季节性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20.5±57.6、338.0±7.5和238.8±13.6μg.m-2.h-1(N2O)。种植作物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的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364.2±11.7和163.7±10.5μg.m-2.h-1(N2O)。土壤-玉米系统、土壤-水稻系统、玉米地土壤和裸地土壤N2O排放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与土壤湿度无显著统计相关,但受土壤温度和水分的综合影响。土壤-大豆系统N2O排放随作物绿叶干重的增加而指数增加,与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无统计相关,由大豆作物自身氮代谢所产生的N2O-N季节总量约为6.2 kg.hm-2(N)。土壤-水稻系统CH4平均排放通量为1.7±0.1 mg.m-2.h-1(CH4),烤田抑制了稻田CH4的排放。烤田前影响稻田CH4排放的主要因素是水稻生物量,烤田后的浅水灌溉及湿润灌溉阶段的CH4排放与土壤温度和水稻生物量无关。本研究未观测到旱作农田有吸收CH4的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系数的研究 [J].
卢燕宇 ;
黄耀 ;
郑循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299-1302
[2]   长效氮肥施用对黑土水旱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J].
梁巍 ;
张颖 ;
岳进 ;
吴劼 ;
史奕 ;
黄国宏 .
生态学杂志, 2004, (03) :44-48
[3]   影响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过程的土壤因素 [J].
焦燕 ;
黄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457-466
[4]   植物——大气N2O的一个潜在排放源 [J].
陈冠雄 ;
徐慧 ;
张颖 ;
张秀君 ;
李玥莹 ;
史荣久 ;
于克伟 ;
张旭东 .
第四纪研究, 2003, (05) :504-511
[5]   半干旱草原温室气体排放/吸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J].
王跃思 ;
王明星 ;
胡玉琼 ;
黄耀 ;
杜睿 ;
郑循华 ;
纪宝明 ;
王艳芬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3) :295-310
[6]   华北平原典型农业区土壤甲烷通量研究 [J].
齐玉春 ;
董云社 ;
章申 .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3) :56-58+60
[7]   农垦与放牧对内蒙古草原NO、CO排放和CH吸收的影响 [J].
王跃思 ;
纪宝明 ;
黄耀 ;
胡玉琼 ;
王艳芬 .
环境科学, 2001, (06) :7-13
[8]   烤田对种稻土壤甲烷排放的影响 [J].
徐华 ;
蔡祖聪 ;
李小平 .
土壤学报, 2000, (01) :69-76
[9]   水分类型对土壤排放的温室气体组成和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J].
蔡祖聪 .
土壤学报, 1999, (04) :484-491
[10]   水稻物质生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J].
黄耀 ;
RonaldL.Sass ;
FrankM.Fisher .
农业环境保护, 1999, (04) :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