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无形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以泉州为例

被引:17
作者
吕庆华
机构
[1] 华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无形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 产业开发;
D O I
10.16125/j.cnki.1009-8224.2008.03.007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本文从无形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无形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必要性与原则;结合泉州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资源,探讨了无形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业、旅游业、艺术业、出版业等开发形态,并分析了无形文化遗产产业开发的支持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价值考察 [J].
黄胜进 .
青海民族研究, 2006, (04) :10-12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的再认识 [J].
王巨山 .
社会科学辑刊, 2006, (05) :165-167
[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构建分析 [J].
薄君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5) :134-135+194
[4]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 [J].
赵冬菊 .
广西民族研究, 2006, (02) :198-204
[5]   论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墨子和墨学为例 [J].
杜丹阳 .
山东社会科学, 2005, (09) :135-137
[6]   论无形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的有形化利用 [J].
张军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42-45
[7]   无形文化遗产概念初探 [J].
吴馨萍 .
中国博物馆, 2004, (01) :66-70
[8]   少数民族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J].
李永贵 .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02, (11) :39-40
[9]  
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吕庆华,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