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行为匹配程度与美国亚太联盟凝聚力

被引:16
作者
李泽
机构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战略行为匹配程度; 联盟凝聚力; 美国亚太联盟; 重返亚太; 印太战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重返亚太"以来,美国的亚太联盟凝聚力整体得到强化。但出现的经验困惑是:为什么在美国强化亚太联盟的共同背景下,美日联盟、美韩联盟以及美澳联盟凝聚力的强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单极体系下联盟安全合作的动力是获益,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博弈空间最大,因此,盟国间应对联盟对象国的战略行为匹配程度决定了联盟凝聚力的变化。通过对美日联盟、美韩联盟以及美澳联盟的比较研究发现,三组联盟战略行为匹配程度的差异性导致其凝聚力强化程度的差异性,战略行为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牵制中国的效果。在对美国亚太联盟凝聚力变化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基础上得出的政策启示是,随着特朗普政府以"印太战略"取代"重返亚太"战略,中国需警惕未来美国的亚太联盟发展成一个高度团结的制衡性联盟体系,且需更加合理地使用对抗和安抚的战略手段,增强或维持美国与其亚太盟国应对中国的战略行为的分歧,使美国亚太联盟凝聚力保持在较低水平,以化解美国"印太战略"针对中国的对抗性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55+160 +160
页数:2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萨德入韩”与东北亚的“安全困境”:基于新现实主义的分析 [J].
李相万 .
东北亚论坛, 2016, 25 (06) :3-15+125
[2]   冷战后美澳联盟为何依然存在?——基于海上航道安全的理解 [J].
凌胜利 ;
宁团辉 .
东南亚研究, 2016, (04) :59-69
[3]   萨德入韩与美国亚太反导布局的战术与战略考量 [J].
祁昊天 .
现代国际关系, 2016, (07) :13-21+62
[4]   朴槿惠政府对华认知的转变与对华政策调整 [J].
詹德斌 .
社会科学, 2016, (07) :22-30
[5]   东亚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一种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解释 [J].
刘丰 ;
陈志瑞 .
当代亚太, 2015, (04) :4-25+157
[6]   美日同盟的新一轮强化:内容、动因及前景 [J].
张薇薇 .
美国研究, 2015, 29 (04) :32-46+5
[7]   承诺难题与美国亚太联盟转型 [J].
左希迎 .
当代亚太, 2015, (03) :4-28+156
[8]   美国酝酿在韩部署“萨德”系统问题辨析 [J].
刘冲 .
现代国际关系, 2015, (05) :13-22+60+63
[9]   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韩国的外交安全战略 [J].
韩献栋 .
现代国际关系, 2015, (03) :9-15+63
[10]   澳大利亚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反应 [J].
孙君健 .
现代国际关系, 2014, (08) :36-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