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对大鼠的致畸作用

被引:13
作者
李勇
朱惠刚
潘漪清
张天宝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妇婴保健中心,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教研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砷,致畸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R965 [];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进一步阐明砷对母体、胎儿、胚胎细胞的影响和验证体外致畸作用。方法用大鼠体内致畸法并结合扫描电镜、组织化学等技术深入探讨了砷的发育毒性和机制。结果As2O3的各剂量组(0,1,4和10mg/kg)均未见母鼠有明显的中毒症状和死亡;胎鼠死亡率分别为10.2%,17.4%,24.8%和61.1%;骨骼畸形率为1.89%,3.12%,17.28%和78.57%;染毒48小时后的胚胎畸形率分别为3.16%,5.32%,13.79%和40.48%;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多部位的胚胎表皮细胞受损,细胞表面和细胞连接处出现大小不一的空洞;胚胎畸形表现是神经管未闭、体位异常、肢芽小等;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组化检查率先证明一氧化氮与胚胎发育异常关系密切,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活体染色表明砷能诱发肢芽细胞过度凋亡;从多角度分析了砷的致畸机理。结论大鼠体内试验证实,砷在胚胎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致畸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一氧化氮与胚胎异常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J].
李勇 ;
朱惠刚 .
卫生研究, 1997, (03) :19-23
[2]   大鼠胚胎器官形态分化评分法的建立及应用 [J].
李勇,孙棉龄,吴德生 .
卫生毒理学杂志, 1995, (02) :88-91+146-147
[3]  
一氧化氮的生物医学.[M].钟慈声;孙安阳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4]  
畸胎学.[M].付立杰等编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