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碳储量研究综述

被引:44
作者
林清山 [1 ,2 ]
洪伟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
[2] 福建省农业厅
关键词
森林; 碳储量; 影响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森林生态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综述了中国森林碳储量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森林面积和碳储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起着"汇"的作用;中国森林的植被碳密度有从东南向东北和西增加的趋势,并与人口密度负对数显著相关。此文分析了温度与降水、CO2浓度及土地利用变化等主要影响因子,还对今后碳密度的研究方向作了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J].
黄从德 ;
张健 ;
杨万勤 ;
唐宵 ;
赵安玖 .
生态学报, 2008, (03) :966-975
[2]   四川森林植被碳储量的时空变化 [J].
黄从德 ;
张健 ;
杨万勤 ;
唐宵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687-2692
[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J].
徐新良 ;
曹明奎 ;
李克让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6) :1-10
[4]   广东省森林植被恢复下的碳储量动态 [J].
周传艳 ;
周国逸 ;
王春林 ;
王旭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2) :60-65
[5]   河南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研究 [J].
光增云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1) :76-79
[6]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估算碳储量的差异——以海南岛森林为例 [J].
张镱锂 ;
张玮 ;
丁明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6) :63-70
[7]   陆地生态系统碳密度格局研究概述 [J].
吕超群 ;
孙书存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5) :692-703
[8]   1990~2000年中国土壤碳氮蓄积量与土地利用变化 [J].
刘纪远 ;
王绍强 ;
陈镜明 ;
刘明亮 ;
庄大方 .
地理学报, 2004, (04) :483-496
[9]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赵敏 ;
周广胜 .
地理科学, 2004, (01) :50-54
[10]   兴安落叶松林碳平衡及管理活动影响研究(英文) [J].
蒋延玲 ;
周广胜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3) :31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