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缺失的成因分析

被引:22
作者
刘志坚
欧名豪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土地利用规划; 公众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缺乏公众参与是目前土地利用规划难以切合使用者的实际情况,不能为公众所接受的主要原因。公众参与缺失的成因主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定状况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制度供给不足和规划师的角色错位。要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层面努力营造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政治文化、加强公众参与的制度化建设、选择合适的公众参与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探索——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J].
赵哲远 ;
沈晓春 ;
张佳 ;
盛乐山 ;
华元春 .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02) :36-43
[2]   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诸培新 ;
陈志刚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229-248
[3]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公众参与 [J].
欧名豪 ;
谌明 .
中国土地, 2001, (11) :27-29
[4]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王亚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