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三种喻义

被引:5
作者
胡为雄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关键词
马克思; 上层建筑概念; 三种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0 [马克思主义哲学]; A81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 ; 010101 ; 030501 ; 030504 ;
摘要
马克思使用上层建筑这个比喻性概念时灵活多变、赋予它复杂多样的含义。这些含义主要有三种:思想、意识,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及政治行为,信用与虚拟资本等。上层建筑概念的含义还曾从喻指思想、观念到喻指政治结构和政治权力变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喻指思想、意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法文版《资本论》等著作中则赋予"法律的政治的"内涵而舍去了意识的内涵。上层建筑概念中的信用与虚拟资本等含义与前面两种含义没有直接关系,也从未引起过学界的关注和争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22 +2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3,
[2]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M].[德]马克思 著.人民出版社.196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人民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