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流波形的观测及沿通道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12
作者
张其林 [1 ]
郄秀书 [1 ]
张廷龙 [2 ]
赵阳 [2 ]
杨静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工引发雷电; 雷电流;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863 [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摘要
2005年夏季在山东利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在放电通道底部测量到了微秒量级的10次回击电流波形.基于Diendorfer and Uman(DU)模式,本文对雷电回击电流波形沿通道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如果合理的选取参数,基于DU模式的模拟结果与光学观测结果基本一致;与其他模式相比,DU模式是更合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829 / 18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QIE XiuShu1,2, ZHANG QiLin1, ZHOU YunJun1, FENG GuiLi1, ZHANG TingLong1, YANG Jing1, KONG XiangZhen1, XIAO QingFu1 & WU ShuJun3 1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 730000, China, 2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3 Binzhou Meteorology Bureau, Binzhou 256612, China.Artificially triggered lightn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 discharge parameters in two severe thunderstorms[J
[2]   用击穿电流和电晕电流表示雷电回击标准电流 [J].
田明宏 ;
魏光辉 ;
刘尚合 .
高电压技术, 2002, (04) :33-35+38
[3]   人工引雷试验中雷电流测量分析 [J].
樊灵孟 ;
何宏明 ;
钟定珠 ;
周良才 ;
张义军 ;
肖庆复 ;
刘欣生 .
高电压技术, 2000, (04) :50-52
[4]   南方人工引雷试验及电流特征 [J].
张义军 ;
刘欣生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999, (04) :60-63
[5]  
Vladimir A. Rakov,M.A. Uman,K.J. Rambo.A review of ten years of triggered-lightning experiments at Camp Blanding, Florida[J].Atmospheric Research,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