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白垩系储层沉积相

被引:33
作者
贾进华
顾家裕
郭庆银
皮学军
王月华
邹义声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2] 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库尔勒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克拉2气田; 白垩系; 储层; 沉积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克拉 2气田是我国陆上勘探发现的最大整装气田之一 ,它的发现奠定了塔里木盆地作为我国“西气东输”的重要天然气基地的资源基础。克拉 2气田产层主要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砂岩、老第三系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和白云岩 ,其中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砂岩储层厚度为2 2 0 .3~ 2 85 .2m ,孔隙度为 1.1%~ 2 2 .4 % ,平均 12 .83% ;渗透率为 0 .0 0 4× 10 -3 μm2 ~ 1770 .1× 10 -3μm2 ,平均 5 1.4 6× 10 -3 μm2 。砂岩储层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通过钻井和露头剖面沉积相对比 ,克拉 2气田巴什基奇克组第三段为扇三角洲前缘沉积 ,主要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重力流和浅湖等微相 ,岩性以砂砾岩、含砾砂岩和褐色泥岩为主 ;第二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 ,主要有水下辫状河道、河口砂坝和分流间湾等微相 ,以棕褐色中细砂岩夹薄层泥岩为主 ;第一段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 ,主要有远端辫状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 ,以棕褐色中细砂岩为主。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时期 ,古气候以干旱炎热为主 ,北部发育多个扇体 ,在平面上相互连接、叠置而形成多个物源出口 ,形成了一系列由辫状河道组成的辫状河三角洲 ,而非单一辫状河流形成的沉积体 ,从而形成大面积分布的稳定砂体。沉积微相对比表明 ,巴什基奇克组储层是由互相切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库车坳陷第三系盐膏质盖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周兴熙 .
古地理学报, 2000, (04) :57-63
[2]   库车前陆盆地白垩纪巴什基奇克组沉积层序与储层研究 [J].
贾进华 .
地学前缘, 2000, (03) :133-143
[3]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1997
[4]  
塔里木盆地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顾家裕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