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源次生化合物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作用的田间试验

被引:32
作者
冼继东
庞雄飞
曾玲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昆虫生态和毒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昆虫生态和毒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农业部昆虫生态和毒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次生化合物; 生命表;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021
中图分类号
S433.9 [植物器官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在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非寄主植物的乙醇提取物 (浓度为 1gDW·10 0ml-1)即马缨丹(Lantanacamara)、飞机草 (Eupatoriumodoratum)、蟛蜞菊 (Wedeliachinensis)和机油乳剂 (C2 3)对保护菜豆免受美洲斑潜蝇为害起着明显的作用 ,这些作用物质处理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136、0 .16 3、0 .2 13和 0 .2 2 2 ,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可达 86 .4%、83.7%、78.7%和 77.8% .同时 ,这些作用物质不会影响美洲斑潜蝇的寄生性天敌的寄生作用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寄生蜂的寄生作用 .因此 ,4种供试作用物质对美洲斑潜蝇种群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植物保护剂与植物免害工程——异源次生化合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J].
庞雄飞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9, (02) :28-32
[2]   昆虫天敌作用的评价 [J].
庞雄飞 ;
梁广文 ;
曾玲 .
生态学报, 1984, (01) :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