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证据科学的两个维度
被引:13
作者
:
王进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王进喜
机构
:
[1]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来源
:
政法论坛
|
2009年
/ 27卷
/ 06期
关键词
:
证据科学;
证据学;
新证据学;
证据法;
跨学科;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15.13 [证据制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证据科学与证据学有着不同的含义。证据科学不仅本身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独立研究的价值。证据科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领域,本身在于这是一个多学科所面对的共同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获得知识过程中所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它超越了学科文化、学科传统、学科背景。因此应当就此有一个一般的理论模型。与此同时,证据科学意味着对证据法的跨学科研究。证据科学的发展,将对证据法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跨学科研究何以可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钢
[J].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4)
: 18
-
19
[2]
“大证据学”的建构及其学理
龙宗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龙宗智
[J].
法学研究,
2006,
(05)
: 82
-
98
[3]
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兼论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法商研究,
2006,
(03)
: 83
-
93
[4]
面对中国的证据法学——兼评易延友《证据学是一门法学吗》
吴丹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
吴丹红
[J].
政法论坛,
2006,
(02)
: 105
-
118
[5]
证据学是一门法学吗——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省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易延友
[J].
政法论坛,
2005,
(03)
: 35
-
51
[6]
当代西方Testimony理论研究述评
徐献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
徐献军
丛杭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
丛杭青
[J].
哲学动态,
2003,
(11)
: 26
-
30
[7]
考古哲学在西方发展以及在中国的任务
赵敦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赵敦华
[J].
求是学刊,
2003,
(05)
: 16
-
27
[8]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
张恒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零陵学院经管系湖南永州
张恒俊
[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05)
: 152
-
154
[9]
证明的自由
乔纳森·科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英国牛津大学
乔纳森·科恩
何家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英国牛津大学
何家弘
[J].
外国法译评,
1997,
(03)
: 3
-
14
[10]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 ) 达马斯卡;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
1
2
→
共 17 条
[1]
跨学科研究何以可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冯钢
[J].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4)
: 18
-
19
[2]
“大证据学”的建构及其学理
龙宗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龙宗智
[J].
法学研究,
2006,
(05)
: 82
-
98
[3]
从“证据学”走向“证据法学”——兼论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瑞华
[J].
法商研究,
2006,
(03)
: 83
-
93
[4]
面对中国的证据法学——兼评易延友《证据学是一门法学吗》
吴丹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
吴丹红
[J].
政法论坛,
2006,
(02)
: 105
-
118
[5]
证据学是一门法学吗——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省察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易延友
[J].
政法论坛,
2005,
(03)
: 35
-
51
[6]
当代西方Testimony理论研究述评
徐献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
徐献军
丛杭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哲学系
丛杭青
[J].
哲学动态,
2003,
(11)
: 26
-
30
[7]
考古哲学在西方发展以及在中国的任务
赵敦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赵敦华
[J].
求是学刊,
2003,
(05)
: 16
-
27
[8]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
张恒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零陵学院经管系湖南永州
张恒俊
[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05)
: 152
-
154
[9]
证明的自由
乔纳森·科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英国牛津大学
乔纳森·科恩
何家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英国牛津大学
何家弘
[J].
外国法译评,
1997,
(03)
: 3
-
14
[10]
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M].( ) 达马斯卡; 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