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区正常女性骨密度的双能X线吸收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22
作者
王闻博
廖二元
邓小戈
伍贤平
黄干
彭健
机构
[1] 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研究所
关键词
骨密度,骨质疏松,放射摄影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9.5 [钙磷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确立长沙地区正常女性骨密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应用HologicQDR4500A型双能X线吸收测量(DEXA)仪对长沙地区1257例15~96岁的女性进行腰椎(正位及侧位)、左侧髋部及前臂骨密度测量。结果(1)Ward三角区、大转子的骨密度峰值出现最早,为20~24岁,前臂中远1/3处出现最晚,为40~44岁。(2)45岁前腰椎侧位、Ward三角区已有明显的骨丢失(分别为6.4%和10.8%),45~64岁各部位骨丢失加速,75岁时再次加速。Ward三角区总骨丢失最多,为64.4%,前臂中远1/3处最少,为29.0%~34.3%。(3)40岁后腰椎侧位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最高(27.8%),其次为前臂和Ward三角区、腰椎正位,股骨颈和大转子最低(分别为10.5%和10.1%)。结论女性在40岁以后应监测骨密度变化,监测部位以腰椎侧位、前臂和Ward三角区最为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