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接受未来课堂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1
作者
许亚锋 [1 ]
陈卫东 [2 ]
叶新东 [1 ]
王麒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2] 苏州科技学院传媒科学与技术系
[3] 不详
关键词
未来课堂; 用户接受; 影响因素;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3.02.003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未来课堂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国内外研究者依据基本理念和定位已经构建了多个未来课堂环境,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环境能否被使用者所接受,而关于未来课堂的用户接受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更没有形成完善的用户接受模型。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和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并结合未来课堂的特性,探索影响未来课堂用户接受的一般性影响因素。经由在我们所构建的未来课堂实验室进行学习的91位学生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概念模型进行验证,得知外生变量兼容性与自我效能感通过感知易用性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参与性通过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有用性影响行为意图,感知愉悦性和感知有用性是影响行为意图的直接变量,其中以感知愉悦性的影响力最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指导并优化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国外学生教学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及启示 [J].
吴海荣 .
外国教育研究, 2011, 38 (06) :12-17
[2]   教学之主阵地:未来课堂研究 [J].
张际平 ;
陈卫东 .
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0 (10) :44-50
[3]   未来课堂设计与应用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J].
陈卫东 ;
张际平 .
远程教育杂志, 2010, 28 (04) :27-33
[4]   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 [J].
陈卫东 ;
张际平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7) :23-28
[5]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J].
段文婷 ;
江光荣 .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02) :315-320
[6]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 [J].
叶澜 .
教育研究, 1997, (09) :3-8
[7]  
结构方程模型[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吴明隆, 2009
[8]  
环境心理学[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徐磊青,杨公侠编著, 2002
[9]  
An interactive whiteboard student survey: Developm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J] . Computers & Education . 2011 (4)
[10]  
Factors driving the adoption of m-learning: An empirical study[J] . Yong Liu,Hongxiu Li,Christer Carlsson.Computers & Education . 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