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的制备及其效果的探讨

被引:12
作者
杨涛 [1 ]
张伟 [2 ]
张雷 [1 ]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2] 河北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腹主动脉; 大鼠; 模型; 心肌肥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R543.1 [主动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改进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模型的制备术式并探究对大鼠腹主动脉的合适缩窄程度。方法对两组大鼠分别施行传统术式与改良术式,然后用改良术式将另外4组大鼠的腹主动脉内径分别缩窄至0.5、0.6、0.7和0.8mm,对比评价各组的存活率以及造模效果。结果①改良组大鼠术后存活率90.00%(27/30)显著高于传统组66.67%(20/30);②0.8mm组大鼠存活率86.67%(26/30)显著高于0.7mm组63.33%(19/30),0.6mm组43.33%(17/30)及0.5mm组3.33%(1/30);③0.8mm组与0.7mm组两组间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室壁厚度以及心肌细胞直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改良术式将腹主动脉在结扎点处的内径缩窄至0.8mm,与将其内径缩窄至0.7、0.6或0.5mm相比,能在不影响造模效果的前提下,可提高大鼠模型的存活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信号蛋白Smad3在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的表达 [J].
黄俊 ;
王梦洪 ;
郑泽琪 ;
彭景添 ;
邓宇晓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07) :811-813
[2]   依那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及左室肥厚的作用 [J].
李瑾 ;
方宁远 ;
陆惠华 ;
沈莉蕴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 (11) :1053-1055
[3]   慢性压力负荷所致心肌肥厚及心衰大鼠左心室肌JAK/STAT的变化 [J].
李莹洁 ;
柏树令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 (05) :444-446
[4]   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的血液动力学研究 [J].
张阳 ;
侯著法 ;
荣烨之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0, (03) :1-3
[5]   腹主动脉结扎大鼠心肌胶原网络重塑的实验研究 [J].
孙庆怡 ;
陈润芬 ;
李洪波 ;
王长谦 ;
杨玖生 ;
周依蒙 ;
王彬尧 ;
黄定九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02) :47-50
[6]   大鼠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早期c-fos mRNA表达的变化 [J].
魏蕾 ;
欧阳静萍 ;
杨静薇 ;
杨海鹭 ;
徐淑珍 .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9, (04) :277-278
[7]   压力超负荷时大鼠心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变化及意义 [J].
周小波,何作云,冯兵 .
高血压杂志, 1999, (01) :74-77
[8]   多个样本率两两比较X2检验显著性界值的研究 [J].
罗文海 ;
王均乐 ;
郝恩柱 ;
高永 ;
朱步堂 ;
周义雄 ;
万巧云 ;
许金花 ;
雷国华 .
中国卫生统计, 1995, (01) :42-43
[9]  
多个样本率X~2检验显著时两两比较的方法[J]. 罗文海.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