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质的影响因素

被引:11
作者
赵晓杰 [1 ]
陆为民 [2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2] 江苏省中医院
关键词
体质; 地理环境; 先天禀赋; 饮食; 情志;
D O I
10.13463/j.cnki.jlzyy.2011.04.008
中图分类号
R2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其稳定性较后天因素为高,在胚胎形成的时候基本形成而稳定,且不易改变,是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后天因素对体质的形成影响较大,人从出生之时起,这些因素即开始对体质的形成持续地发挥重要作用。饮食因素因贯穿终生,旷日持久,故对体质的影响较大。故精神情志,贵在和调。注意及时调控不良情绪,以恬淡虚无为较高精神境界。同一地域环境对该地域的人长期的给与相同的影响,形成了该地区人体相似的体质趋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93 / 29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141例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关系 [J].
王慧英 ;
李红梅 ;
杨蓓 ;
许晶晶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3 (07) :500-502
[2]   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与中医偏颇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J].
高飞 ;
王国玮 ;
李健 ;
尚菊菊 ;
高新爽 ;
刘红旭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02) :126-129
[3]   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J].
王琦 ;
朱燕波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01) :7-12
[4]   体育运动对体质调整作用的中医学探讨 [J].
丁萌 .
体育科学, 2008, (11) :82-86
[5]   抑郁症发病与体质关系的调查 [J].
冯文林 ;
梅晓云 .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 (03) :270-272
[6]   不同人群气虚体质分布状况的调查分析 [J].
张惠敏 ;
胡立胜 ;
钱会南 ;
郑守曾 ;
王琦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3) :200-202
[7]   中医体质学说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姚晓天 ;
程志清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06) :67-69
[8]   气虚体质的研究进展(综述) [J].
张惠敏 ;
郑守曾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01) :14-16
[9]   福州人饮食性味凉热和温度高低与体质关系研究 [J].
郑承铎 ;
郑立升 ;
杨晓云 ;
张萍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02) :58-61
[10]   大学生体质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 [J].
邱泉 .
体育与科学, 1999, (04) :53-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