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外部及内部因子对东方田鼠巢区大小的效应

被引:4
作者
杨月伟
刘季科
刘震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曲阜,杭州,杭州
关键词
东方田鼠; 巢区大小; 外部因子; 内部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野外围栏条件下, 采用重复的2×2×2析因实验, 测定外部和内部因子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巢区大小的作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雄体巢区大小显著大于雌体巢区大小。雄体巢区大小与体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而雌体巢区大小与体重的相关不显著; 雄体和雌体巢区大小与种群数量均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外部因子对东方田鼠雄体和雌体巢区大小的作用不一致。在排除内部因子种群数量及体重对雄体巢区大小作用的条件下, 食物对雄体巢区大小的作用显著; 而捕食及种间竞争的独立作用及其交互作用, 以及3 种外部因子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在排除种群数量对巢区大小作用的条件下, 食物与捕食的独立作用及3 种外部因子的交互作用对雌体巢区大小的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 食物与种间竞争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 而种间竞争的独立作用、食物和捕食的交互作用, 以及捕食与种间竞争的交互作用对雌体巢区大小的效应均不显著。本文结果验证了种群外部因子食物、捕食及种间竞争、种群内部因子种群数量及个体体重对田鼠种群巢区大小具有独立和交互作用的假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华南梅花鹿冬春栖息地的特征 [J].
杨月伟 ;
章叔岩 ;
程爱兴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6) :57-60
[3]  
小型啮齿动物种群系统调节复合因子理论的野外实验研究:食物可利用性和捕食对根田鼠种群空间行为的作用模式及其对种群调节的探讨[J]. 聂海燕,刘季科,苏建平.兽类学报. 1995(01)
[4]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啮齿类的研究 [J].
鲍毅新 ;
诸葛阳 .
兽类学报, 1984, (03) :197-205
[5]   长江田鼠的生态观察 [J].
盛和林 ;
钱国桢 .
动物学杂志, 1964, (05) :200-204
[6]  
The effect of barn owls ( Tyto alba ) on the activity and microhabitat selection of Gerbillus allenbyi and G. pyramidum[J] . Z. Abramsky,E. Strauss,A. Subach,A. Riechman,B. P. Kotler.Oecologia . 1996 (3)
[7]  
Behaviour of cyclic bank voles under risk of mustelid predation: do females avoid copulations?[J] . Oecologia . 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