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马海林 [1 ]
程亚华 [2 ]
李鹏程 [3 ]
机构
[1]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2] 延安大学教科院
[3] 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杀危险性; 典型相关; 结构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自杀危险性评定问卷(SR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甘肃省三所高校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对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发现,两组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典型相关系数是0.584)。构建的结构模型发现,心理健康的强迫因子对自杀态度和自杀动机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心理健康水平的抑郁因子和敌对因子对自杀危险性的负性情绪因子、态度因子、动机因子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精神病因子对认知僵化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杀危险性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54 / 6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大学生自杀现象与心理健康教育 [J].
崔立勇 .
理论学刊, 2006, (05) :69-71
[2]   广州市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 [J].
荆春霞 ;
王声湧 ;
吴赤蓬 ;
林汉生 ;
池桂波 .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05) :469-470
[3]   有自杀倾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透视 [J].
宋专茂 ;
赵风雪 ;
冯冬梅 .
青年研究, 2002, (10) :40-44
[4]   自杀意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家庭环境因素研究 [J].
徐勇 .
中国学校卫生, 2001, (05) :449-450
[5]   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梁军林 ;
孙录 ;
赵静波 ;
刘珍妮 ;
全东民 ;
李刚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 (03) :144-146
[6]   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心理分析 [J].
罗军席 ;
蔡红霞 ;
陈爱勤 ;
边玉静 .
健康心理学, 1997, (04) :229-230
[7]   抑郁症自杀症状的临床分析 [J].
王瑞权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5, (04) :236-236
[8]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未遂对照研究 [J].
刘华清,梁红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1995, (02) :125-125
[9]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死亡的心理特点分析 [J].
朱国平 .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4, (01) :82-83
[10]  
王伟勇,郭苏皖,周群,翟书涛.抑郁症的蓄意自杀、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