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沉积相

被引:18
作者
陈宗清
机构
[1] 四川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泻湖; 潮上蒸发坪; 潮间坪; 潮间淡化坪; 潮口; 准同生白云岩;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0.02.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扬子区石炭纪黄龙期海侵主要由南而北,晚时海水北来明显。早、中时扬子海实为一东西向狭长形海湾,地形西高东低,低潮线约在皖南铜陵、巢县向;海水除由下扬子湾可随潮而溯流入中扬子湾外,并可由荆江潮口随潮而进入中扬子湾,再西而入上扬子湾,此即早、中时潮坪沉积分布特宽的原因。晚时江南古陆下沉,南北海水大侵,使海侵达到高潮,改早、中时局限海为正常浅海沉积,岩性单一,生物繁茂,厚度较大。早、中时中、上扬子区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发育,易为后期淡水溶蚀而多孔,是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沉积相。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M].关士聪著;.科学出版社.1984,
[2]  
沉积岩石学.[M].刘宝主编;.地质出版社.1980,
[3]  
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M].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编写组编;.地质出版社.1974,
[4]   川东石炭系潮坪沉积区地层划分对比与找气意义 [J].
陈宗清 .
地质学报, 1985, (02) :87-96+185
[5]   川东中石炭世黄龙期沉积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J].
陈宗清 .
沉积学报, 1985, (01) :71-80+143
[6]   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Ⅱ) [J].
王钰 ;
庐衍豪 ;
杨敬之 ;
穆恩之 ;
盛金章 .
地质学报, 1954, (02) :89-145+216